close

【得獎紀錄與書評】

☆美國紐伯瑞文學金牌獎

☆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選書

☆美國圖書館協會選書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猶太書籍獎

☆希得妮‧泰勒書獎

☆美國書商協會最佳選書

 

◎整本書都天衣無縫,引人入勝,令人懷念——不能釋手;難以忘懷。                                      ——號角雜誌

◎十歲的丹麥女孩與她的家人英勇的將猶太人從納粹占領下的家鄉平安的偷渡到瑞典的動人故事。讀者深入了解安瑪麗的經驗,透過她的眼光,領悟了勇敢的真諦。      ——學校圖書館雜誌

◎小說情節動人,但真正的力量則來自兩名女孩的深刻友誼,與一個善良家庭面對重大道德抉擇關頭所展現的人性光輝。——書單雜誌

 

【內容簡介】

勇敢的真諦

要做好正確的事,通常是很困難的,有時候還很危險……

 

★《記憶傳承人》作者露薏絲‧勞瑞首部紐伯瑞文學金牌獎之作

 

一位居住在納粹占領下的十歲丹麥小女孩—安瑪麗‧約翰生。對她而言,占領區的生活除了平常的家庭生活與上學時光之外,還有物資短缺和無所不在的德國士兵。

當附近的鈕扣行不預警關店、姊姊的男友行色匆匆,甚至她最好的朋友愛蓮必須和她假裝是姊妹,還得把從不曾取下的大衛之星項鍊藏起來……她漸漸發現一切原來是那麼不尋常!

她必須抉擇,並鼓起勇氣,因為一九四三年希特勒的軍隊展開「重新發配」丹麥猶太人的行動。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因歌頌我們的神為善為美的話是合宜的。

耶和華建造耶路撒冷,

祂聚集了被驅散的以色列人。

祂醫治了破碎的心,

裹好他們的傷口。

祂一一點數星星……

於是她決心和家人冒著生命危險,幫助愛蓮一家逃避納粹的搜索。

本書透過安瑪麗的眼睛,讓全世界的讀者見識了丹麥反抗軍驚人的英勇之舉,進而體悟每個人都應該心無偏見的善待他人。

 

【作者簡介】

露薏絲‧勞瑞

小說家露薏絲‧勞瑞(Lois Lowry)至今為青少年創作了三十餘部作品,以擅長描繪人性光輝與源源不絕的獨到創意聞名於世。她出生於夏威夷,先後在紐約、賓州與日本成長,曾在布朗大學求學數年,後來才將人生重心轉向家庭與寫作。她以《數星星》與《記憶傳承人》兩度榮獲紐伯瑞文學金牌獎,同時也獲得許多其他獎項,其中包括:波士頓環球報號角書獎、桃樂西‧坎菲爾德‧費雪獎、加州青少年讀者獎以及馬克吐溫文學獎。她的第一部作品《最後的夏天》獲得國際閱讀協會童書獎。勞瑞女士現在輪流居住在麻州的劍橋與緬因州的一座歷史悠久農莊裡。歡迎上她的網站瀏覽:www.loislowry.com

 

【譯者簡介】

朱恩伶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廣播電視電影系碩士。曾任《綜合月刊》、《婦女雜誌》編輯,《中國時報》【開卷周報】記者,《誠品閱讀》雙月刊主編,近年專事翻譯。譯有《婚禮畫密碼》、《魔幻藍屋》、《時代精神捕手》、《命運煙鏡》(維京國際)、《貓咪魔法學校》(印刻)、《男裝扮終生》(女書)、《浮世畸零人》(天培) 、《先划一條小船》、《綠蔭深處》(遠流)、《我的第三隻腳》(大塊)與《歷史刺繡人》、《森林送信人》、《我兒佳比》(台灣東方)等四十餘種。

 

【作者序】

那年一月,我在一個下雪的早晨接到電話,得知《數星星》榮獲一九九○年的紐伯瑞文學金牌獎,至今回想起來還歷歷在目,彷彿才是昨天的事,哪知一眨眼竟然就過了二十五個年頭,真是難以置信。照理說,那麼久遠以前出版的書籍,多半早已塵封在圖書館的書架上乏人問津,偶爾才會成為研究論文的主題。可是《數星星》似乎既長壽又受人歡迎,我幾乎天天都收到熱愛這本書的讀者來信——有些人已為人父母,卻仍記得這本書,現在正陪著他們的孩子一起閱讀。

我想,每個年齡層的讀者都會向自己所喜愛的書中主角看齊。換作是我,我會像他那樣做嗎?他們總是跟著虛構的角色一起經歷小說的情節,邊讀邊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怎麼抉擇呢?

而十歲——既是安瑪麗在《數星星》裡的年紀,也是這本書的讀者年齡——恰好是開始培養倫理道德觀念的歲數。他們想做個堂堂正正的人,想做正確的事情。到了這個年紀,他們也開始明白,在這個世界上,要做好正確的事情,通常是很困難的,有時候還很危險,而且常常不受歡迎。

所以,他們讀著一個跟自己同年紀女孩的故事,看著她深陷險境,必須做出重大抉擇。她可以轉身背棄朋友,輕易脫身。(等《數星星》的小讀者再長大一點,讀到其他跟大屠殺有關的文獻資料時,就會發現:在其他國家,很多人就是這麼做的,可是在丹麥,沒人這麼做。)但是當安瑪麗深深吸一口氣,勇敢的走進森林,面對危險,在敵人的面前挺起脊梁,並且順利達成任務時,小讀者都欣喜若狂。

這本書初次上市時,自然就落入從未經歷戰爭卻願意閱讀戰爭故事的孩子手中,打動了他們的心。難過的是,如今我聽說,有些小讀者在伊拉克或阿富汗戰事中失去了父母或兄長。我們都深悉戰爭是那麼容易,而譴責與痛恨又是那麼無濟於事。

我確信丹麥這段歷史可以教導我們的實在太多太多了。

如今,這本書已在許多國家發行,翻譯成不計其數的文字,從匈牙利文到希伯來文都有。世界各地的孩子依然閱讀著,七十多年前,在斯堪地納維亞半島上,一小群人所展現的英勇與正直。我曉得,書籍的確會改變人的一生,許多讀者告訴我,《數星星》在年少時代改變了他們,讓他們有機會去思考殘酷與勇氣。「它讓我知道應該如何對待別人。」最近有位婦人寫信給我,如此回想起她自己小學四年級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這則故事我最初是從一位丹麥朋友那兒聽來的。這也是她在哥本哈根的童年經歷。我就是以她為藍本,虛構出了主角安瑪麗。如今,我的朋友已垂垂老矣,我自己也成了老婦人。我們都喜歡揣想,在這個時代讀了這則故事的孩子,第一次知道這件事,便能體到,曾經在地球的某個角落,一群宅心仁厚、毫無偏見的人,在那段短暫的歲月裡,發揚了人性的光輝。

 

【導讀與賞析】

《數星星》中的謊言與祕密

劉鳳芯 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數星星》是一本含藏祕密與謊言的故事。透過女孩安瑪麗的視角,以第三人稱敘述,情節在欲言又止和未盡吐實的對話中展開。

第一章,安瑪麗放學後興奮的和好友愛蓮在街上奔跑,卻被德國士兵攔下盤問,她才剛打開話匣便嘎然而止;回到家,安瑪麗怕母親擔心,對於路上發生的事輕描淡寫;第三章,安瑪麗發現附近的鈕扣行突然無預警關店,老闆一家人不知去向,大人亦不肯透露;接著安瑪麗留意到姊姊的男友彼得總是半夜造訪,行色匆匆。除此之外,這位生活在二戰期間德軍占領下的丹麥女孩,周遭環境充斥著許多不得已的白謊和未能吐實的祕密,比方為了安撫妹妹,佯稱妹妹新買的魚皮綠鞋不差;媽媽為了安撫幼女,將窗外轟炸軍艦所發出的轟隆爆炸聲,說成生日煙火。更明顯的謊言,還包括安瑪麗與愛蓮於夜半德軍進門突檢時,佯裝成姊妹;丹麥為抵禦德軍,成立地下反抗軍,並藉著一場子虛烏有的守靈會,協助猶太人脫逃;以及安瑪麗扮演小紅帽,提著餐籃,獨自穿越森林,將攸關成敗的東西送至接應人的手裡。

在主流觀念中,真實是人們追求的價值,以謊言扭曲、掩飾真實,自然不被鼓勵,兒童文學傳統亦然。《伊索寓言》〈放羊的孩子〉中,那位謊報狼來了訊息的男孩以及因說謊而鼻子變長的小木偶,在在警示兒童說謊可能導致喪命或受到嫌惡的代價。不過吐實與否是個複雜的道德議題,而分隔在假象和真實之間的,也僅是一條無足輕重的餐巾布(如書中小說所述),兩者區別僅在一線/一掀之間;儘管大家都希望說真話、聽真話,但《數星星》透露:有些時候,說謊也可能是必要的生存策略。

謊言與祕密,是勞瑞(Lois Lowry)有興趣處理的議題。在反烏托邦小說《記憶傳承人》(1993)中,勞瑞揭露了謊言如何成為一種統治手段:統治者透過謊言,欺瞞社區居民老人和非優生者被安樂死的事實,並且蒙蔽記憶。在《數星星》中,說謊則成為弱者對抗專制與暴力的利器;小說中手無寸鐵、地位邊陲的升斗小民,如安瑪麗母女、海邊的漁夫,為證明人性終究充滿光輝(誠如勞瑞在「後記」所提)、和平乃人類共存真理,透過扮演、裝傻、虛飾、不吐實等種種遮蔽與扯謊手段,暗度陳倉,迂迴潛行;他們足智多謀、旁徵博引、充滿巧思,展現了比統治者更為靈活的頭腦、口齒與身手。不過勞瑞果真支持說謊?倒也未必,書中透過彼得的不幸殉難,暗示隱身檯面下的處境充滿危險與艱辛。

《數星星》雖僅是一則中篇小說,但作者布局細膩縝密,在不違史實的前提下,無論小說場景(丹麥/童話)的選擇、情節串連、角色刻畫,都暗藏伏筆並環環相扣,今年角逐「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獎」鎩羽而歸,實在為之抱屈。

在閱讀《數星星》過程,我對安瑪麗獨自走過森林那段情節印象深刻。勞瑞似乎對於森林場景情有獨鍾,在「記憶傳承人」四部曲的《森林送信人》(Messenger)中,也曾鉅細靡遺的長篇描寫森林的地景與樣貌,相當精采。就議題和內容的延續性而言,《數星星》不僅與「記憶傳承人」系列互有相通,亦可視為接下來四部曲的暖身,讀者因此可一併讀之。

 

【精彩試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方出版社 的頭像
    東方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